讀後感 — 人類大歷史與人類大命運

這個假期看完了大歷史與與大命運,跟技術陷阱切入的角度不同於前者在於認知革命帶來的一連串變化,而且直接認同因為經濟與對未來發展的信任改變 (信用貸款變成有利可圖),所以推動了大航海時代,而後工業革命發生。在技術陷阱一書之中卻認為工業革命是來自於國家競爭與政治力的保護技術發展。

回到人類大歷史之中,有一個觀念提到的蠻有趣,就是其實進入農業革命之後,其實整體人類的生活就一直不見得好過採集時代,其實一直陷入數量不斷擴張,生活水準反而倒退,除了少數人,大多數就活著像是被植物(農作物)圈養的生物,而就算工業革命之後,只是從植物轉換成維持機械與公司運作的生物。在人類大命運最後一個觀點則是 dataism,要是萬聯網 (Internet for everything) 的時代來臨,人類只是中介的生物角色,幫忙把所有的物質連接到一個虛擬的資訊世界,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可以被數據化,用數據的形式在保存在人造的資訊系統內。

這兩本書介紹人類歷史時間很長,從探討人的開始到現在,而中間也在探討人類在這淵遠流長的歷史之中,是否對於最終的目的:活得快樂這件事情有所更近一步的提升這件事情保留,但書內有一個觀念貫穿,自從農業革命之後,不斷的改變與選擇下一個發展已經是無法停止的事情,好比現在的生物科技與自動化技術該怎麼發展,該怎麼改變這代生活,是當前要去處理的事情,人類已無法走回採集時代,能夠做的就是繼續演變下去。

在這些過程之中,其實每個時代的主流觀點也不一致,就像現在資本主義當道,我們認為的有錢就該去投資,用投資賺錢再更一步的投資,這個在過去是不存在的,因為在工業革命之前,沒有人認為投資可以獲得更多的利益,有的只有零和遊戲,如果你的投資只能掠奪他人,那麼用過去的道德觀是邪惡,同時也無法規模化,同時也無法長久持續,因為總資源有限。

這件事情的打破要一直到地理大發現才看得到雙贏的可能。進而改變當代對於資源運用的觀念,接連推動各種需要長期投資的科學與技術發展,最後變成現代社會。

要說促成上述一串的火車頭,就是發生在當人知道自己不知道的時候,因為知道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所以需要探險。看起來很老調重彈,但問題卻是,走到現在扣掉已知的未知,是否還有什麼是現在我們未知的未知。

書中嘗試問了幾個問題,其中有一個問題一直在這本書內到處問,就是當代的人類快樂嗎?透過近代實驗知道一件事情,在人的生物機制與數萬年前幾乎不變的情況下,快樂是很容易不受各時代的生活水準影響的,所以生活快樂就會是可以統一各時代評估的指標,但也是最難得到的跨時代數據。但也帶來一個有趣的問題,我們真的伴隨科技進步真的越過越好嗎?

當走到這裡的時候,其實就回到一個近代社會不斷演進的原動力之一,人真的需要技術不斷進步嗎?其實多數人一點都不需要技術這樣不斷進步。但當我們沒有技術不斷進步,對於未來美好的擴張就會開始停滯,資本主義的步伐就會逐步停下來,那麼下一步會是…?因此接下來的議題就會是,那麼是什麼主義會接替這個空窗。

最近一連串這類技術發展擔憂的書,都還沒進展到疫情時代 (當然等翻譯書大概就是這樣…QQ),不過都大多不約而同認為現在正是自動化革命的時代,即使身處其中而不自覺,現在應該是要建立一套在自動化時代的生存觀點(調整做事的方法、學習的技能等),如此才能持續的在下一個新時代保持競爭力。

--

--

aha (Cheng-Yu Lin)

Passionate about reading, gaming, and travel. Using AI to connect the physical & virtual worlds, I enjoy sharing ideas with others. Let's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