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力量決勝點 — 讀後感

國家力量決勝點線上看,實用書線上看 | BOOK☆WALKER 台灣漫讀 / 電子書平台 (bookwalker.com.tw)

這是在誠品買的書,這本書寫在2018年,雖然作者來不及看到2019中美貿易戰之後的故事,但也的確寫出接下來一些對於幾個重大強權的爭奪點,特別是在中國、俄羅斯、美國幾個互相爭奪第一的問題,也在幾個潛在發生戰場的領域提出相關的看法,例如對於資訊媒體戰場在烏克蘭的見解,或者是對於在太空戰場的相互誘發事件等。

在裡面也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也特別提到不少相關發展與擔憂,由其實自動化的殺傷武器的看法,也的確在2022年的烏俄戰爭中看到無人機的大舉使用。

這本書作者由於是來自西班牙,所以觀點也直接從歐洲出發,對於像是外來移民、能源、美國霸權也有歐盟觀點,簡單來說就是想要擺脫自從二戰以來美國對於歐洲的經濟殖民,但也的確提到,美國也不可能就讓歐洲自己就擺脫這一切,至少美國願意讓步變成雙邊是互相平等可互動,例如讓wikileaks發生,讓美國的舊情報網資訊直接變成過時的。

這本書整體對個人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幾個對於國家基本要素(軍事、外交、情報、能源、人口/城市)有不少描述之外,也對無形力量、科技、戰略溝通 (strategy communication) 等幾個特別舉出不少例子來證明,為什麼現在國家應該留意這些要素,而且不少就其實發生在生活之中。例如:許多媒體的訊息基本上都會被大多數強權國家設計,很多都不見得是錯的,但至少很可能是部分設計過揭露出來的,這些揭露大多數都是環繞著特定的戰略而進行。特別是當人工智能(AI) 被大量應用之後,這些生成物,就更多環繞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因此非常多人的很可能會一瞬間就翻轉180度自己的意見。特別是許多現在恐怖主義真正打擊的地方在於 — 大後方,也就是他們想要造成的並非是前線死傷人數,而是在於後方的恐懼人數,同樣的手法只要發生在這些強權國家的使用,那麼對應的戰略目標的確也能夠達成,就像這次烏俄戰爭,雙邊的確都用媒體戰對自己的軍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士氣,以確保戰爭所需要的各項資源都能夠到位(軍隊、經濟、後勤體系)。

最後書中也特別提到,當來到2020年,一個21世紀的20年代,又來到一個不少國家含有不少不穩定要素的時間點,不論是人口老化問題、資源問題、國家發展要求、權力維護等,雖然不見得會發生核子武器的戰爭,但是新領域的戰爭:太空、數位空間、貨幣、輿論、海洋與極地等領域,都已經是大家在爭奪的區域。

回頭來看台灣(書中應該是譯者加入的資訊),可以看到台灣在專利其實名列世界前五、軍力也在世界排名前 20,但回到書中所述,參考羅馬帝國光是只有科技領先,反而是會被擁有強大武力碾過去的。因此要擺脫這個缺點,讀完書後的看法是,如何在無形力量上(文化與國家認同)建立一個厚實的基礎,會是接下來台灣發展一個很重要的議題,畢竟不可能無限制地拓張台灣武力,但至少確定中國會受到周邊不少強勢國家的影響與內部發展的牽制,只要台灣並非是一個輕易被拿下來的地方(可以參考烏克蘭反轉戰爭情勢的關鍵),那麼台灣終究只會是中國的眾多議題中的一個不在優先處理議題。

但看完這本書也突然閃過一個念頭,從美國的角度來看,他如果要透過經濟戰爭打掉中國,那麼它最佳的戰略是什麼?最好是有一個盾牌在前線不開戰,但又能有效控制中國的發展範圍,那麼台灣最好的狀況應該就會是讓中國認為沒有開戰的理由,但是中國經濟與科技發展卻都大幅度受阻礙,也就是說最好是台灣讓中國認為是靠向大中國的,但是中國的關鍵技術都受制在美國管轄範圍下的區域。這個時候最有意思的可能性就會是,讓台灣長出讓中國安心的政權,但是這個政權所需要的經濟體系通通被美國把持。

如果上述的看法正確,感覺這個來自2018的書寫的脈絡與帶給讀者的資訊就顯得非常的有趣,事實上有件事情是有趣的,鐵打的衙門、流水的官,回頭看看公司內部許多事情也都有類似的狀況,我們以為換個人可以改變不少事情,但其實更多的是一些本質性的問題,只有當真正改變這些問題的時候,許多事情才真正有不一樣的進展。好比說,導入了一個新系統,難道組織就會有不一樣的能力嗎?不會。但是導入了一個新的提供服務的方式,組織功能就會有所變化,看見決勝點,了解真正問題,解決未來的麻煩,才能走向更好的境界。

--

--

aha (Cheng-Yu Lin)

Passionate about reading, gaming, and travel. Using AI to connect the physical & virtual worlds, I enjoy sharing ideas with others. Let's conn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