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在誠品買的書,這本書寫在2018年,雖然作者來不及看到2019中美貿易戰之後的故事,但也的確寫出接下來一些對於幾個重大強權的爭奪點,特別是在中國、俄羅斯、美國幾個互相爭奪第一的問題,也在幾個潛在發生戰場的領域提出相關的看法,例如對於資訊媒體戰場在烏克蘭的見解,或者是對於在太空戰場的相互誘發事件等。 在裡面也對科技特別是人工智慧也特別提到不少相關發展與擔憂,由其實自動化的殺傷武器的看法,也的確在2022年的烏俄戰爭中看到無人機的大舉使用。 這本書作者由於是來自西班牙,所以觀點也直接從歐洲出發,對於像是外來移民、能源、美國霸權也有歐盟觀點,簡單來說就是想要擺脫自從二戰以來美國對於歐洲的經濟殖民,但也的確提到,美國也不可能就讓歐洲自己就擺脫這一切,至少美國願意讓步變成雙邊是互相平等可互動,例如讓wikileaks發生,讓美國的舊情報網資訊直接變成過時的。 這本書整體對個人覺得有意思的地方在於幾個對於國家基本要素(軍事、外交、情報、能源、人口/城市)有不少描述之外,也對無形力量、科技、戰略溝通 (strategy communication) 等幾個特別舉出不少例子來證明,為什麼現在國家應該留意這些要素,而且不少就其實發生在生活之中。例如:許多媒體的訊息基本上都會被大多數強權國家設計,很多都不見得是錯的,但至少很可能是部分設計過揭露出來的,這些揭露大多數都是環繞著特定的戰略而進行。特別是當人工智能(AI) 被大量應用之後,這些生成物,就更多環繞在每一個人的生活之中,因此非常多人的很可能會一瞬間就翻轉180度自己的意見。特別是許多現在恐怖主義真正打擊的地方在於 — 大後方,也就是他們想要造成的並非是前線死傷人數,而是在於後方的恐懼人數,同樣的手法只要發生在這些強權國家的使用,那麼對應的戰略目標的確也能夠達成,就像這次烏俄戰爭,雙邊的確都用媒體戰對自己的軍隊建立起屬於自己的士氣,以確保戰爭所需要的各項資源都能夠到位(軍隊、經濟、後勤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