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批發市場的叫賣聲 — 20170729

aha (Cheng-Yu Lin)
9 min readAug 12, 2017

--

中央魚貨市場的一景

前言

這是來自 Taipei Walking Tour 的一個活動,主要時間是訂在0330,一個全世界都在睡覺,但這裡正式工作最熱絡的時刻點的導覽之旅.這裡在萬華,一很難想像這裡是全臺北唯一的擁有全國漁獲的拍賣地,導覽的過程之中,科長一直告訴我們這裡與日本築地的異同之處,從這裡也可以追到日據時代所留下來的文化影響力。

出發

一開始在華中橋附近的7–11集合,還搞錯導遊,誤以為路人就是導遊。不過這次出團少了兩個人,還為了他們慢了幾分鐘出發,不過直到最後,都再沒看見這兩位睡過頭(沒來)的人。

導遊開頭就先問了一個問題,為何艋舺這裡會是整個台北的魚市場拍賣地,一開始我猜測是因為這裡以前是河港,所以大家可以透過船運在這裡集散,但其實這裡的魚市場不到一百年,如果對應時間,其實河港角色早就轉移到大稻埕去了。最後得到的答案是:

因為這裡主要是….? (其實我忘了…Orz)

不過這裡一帶很熱鬧,不是人聲鼎沸的熱鬧,而是許多車子、工具運作的熱鬧,一路上可以看見豆芽菜工廠(因為豆芽菜有它的新鮮度要求,同時因為質地細緻,幾乎都是靠人力篩選,每日80%整個台北的豆芽菜都是仰賴這裡提供),同時路上也看見臭豆腐工廠,正在準備出貨運送。

味道真的很濃厚

這趟行程最棒的地方在於,做豆腐的原料 — 豆漿,老闆讓我們免費喝,真的是很好喝啊~想起以前早上在家裡附近的豆漿店,都是拿一大包豆漿然後再加水,這裡都是直接原料輸出提供,濃醇香!

有編號與顏色差異的拖板車

在進入魚市場前的最後一站,導遊帶我們來看負責進進出出這裡的主力工具 — 拖板車,許多人透過拖板車運送貨物與賺取薪資,但不是所有的人有了這樣一台車就可以進入魚市場與旁邊的蔬果市場,他必須取得執照,並且根據執照類型,你會得到不同顏色的車子,裡面的攤販與買方,都會根據你的車子來判斷是否叫你的車子來幫忙運送貨物。但是申請執照的時間很長,除非你有裡面的關係。通常來說,一天的運送量四趟,一趟大約可以裝50小箱的蔬果,一小箱運送費用10元,所以一日大約有2000元進帳,同時因為這些車子都已經相對省力好推,所以是可以做到老都有穩定收入,只要你願意持續在凌晨這段時間活動。

魚市場

車滿為患的入口

一進去沒多久,導遊就一直與我們交代,女生一定要先去上廁所,因為裡面是沒有給女生的廁所,如果有也是需要收費的。從這個小地方可以看見過往的歷史會是什麼樣的場景。

雖然參觀的當日是颱風來的前夕,但是仍可以看見有許許多多來自全國各自的車輛,正在卸貨予進入魚市場拍賣。魚市場的科長很熱心地與我們介紹這裡與三重還有其他地方的最大不同點 —

這裡是唯一還保持拍賣的地方

這裡是當初因為日本人為了讓山地與其他深入內地的居民,方便與沿海地方的漁獲進行交易,所以從日本築地將制度引入,也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這裡有許多交易習慣與手法,其實到了日本築地也可以再看見。

熱鬧的魚市場

04:00左右,這裡才是他們的主力交易時間,地上一片濕,每個人都拿著鐵勾,隨時只要拍賣成功,就把漁獲籃子拖走,這裡的交易除了吆喝聲,另外一個重點就是手勢,只要台下的手勢比出台上的喊價人員要的價格,拿張填好價格的藍單子,就可以放上屬於自己店家的單子,等待鐵勾託運人員拖走。

這就是交易成功拉
掃貨啊~~

這裡的交易速度,比7–11掃碼還快,每個人要下的判斷也是極快,更別說所有拍賣人員,都必須很快地拿出藍單,看一下貨物好壞,瞬間定價,這個定價的高低就決定整個魚市場的今日營收。根據政府規定,魚市場這個交易平台是抽整體交易量0.15%,同時買家如果要具備購買資格就需要提前先繳30萬元的保證金,這裡平均每日交易量是2000千萬,也就是每日魚市場大約也才賺到3萬元,好難賺啊。

交易員二代

前面介紹的科長,他不是普通的一個公務人員,他的前一份工作就是拍賣員,因為像魚市場的核心 — 拍賣員是決定這裡的營收,所以一個拍賣員的養成就至少需要10年之長,必須從基層運貨、基礎工作人員開始。但我覺得不意外,因為拍賣員如果需要再不到一秒的時間內,就能判斷好漁獲,並立刻與買家進行喊價,這個能力就算是要電腦來進行這麼多元的處理,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光是漁獲是否新鮮,品質高不高,光是單純用影像辨識,根本就是天方夜譚。但這也表示,這樣的制度,就算要導入電腦改變,是不可能的,除非我們其他新的拍賣交易流程。不過科長有提到,的確在三重就是採用議價的模式,這個就的確可以採用電腦交易的可能。

但最有趣的事,其實拍賣市場是很殘酷的,因為一個漁獲要是第一拍沒拍掉,到了第二拍,那價格就會下滑,更有可能的是根本沒人買要過夜,那這個就牽扯賣家是否願意放到冷凍庫,或者在運送回去(別忘了,這些魚貨有些很可能是來自南部)。但不管是哪個,只要走到這個選項,對於魚市場、賣家、買家都是損失很大的,因為要是一開始能好好定價,就能讓三方都能獲得最大利益,可見得一個好的拍賣員,不僅僅只是替魚市場提供利潤,更重要的是讓市場活絡,物盡其用。

製冰機

魚市場還有另外一個重要的功能,那就是提供冰與冷凍庫,讓周遭的店家都能夠有低溫保存的能力,這裡的冰都很便宜,一大塊90元台幣,但可以依造需要取得特定大小的冰量,可以說是延伸冷凍庫之外,其他可以用來保存海鮮新鮮度的便宜方法。

這裡的冷凍庫大約只有零下20~30度,但其實當天我們是穿短袖短褲進去,有夠冷的,撐不到五分鐘,我們就一下子都跑出來了。這裡的冷凍庫除了提供那些賣不出去的漁獲停留之外,同時也提供店家對一些大型漁獲的肉品保存。

一覽表

這裡並不提供遠洋魚貨的拍賣,科長是說這些魚貨其實主要都是依照船所停留的港口就直接加工處理了,這樣才能避免漁獲不夠新鮮或者是腐敗問題。也因此這裡能拍賣的魚貨大多都是近海或者是養殖魚。像是最大宗的比目魚、吳郭魚,又或者是當日因為颱風而提早大量捕撈的透抽。

我也有問到這裡有沒有想要改以電腦進行交易或者是拍賣,科長表示其實也是有,更甚至其實這裡每個店家都已經有自己的遙控器,在特定漁貨上進行電腦拍賣。電腦拍賣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拍賣成功當下即清算,縮短後續付款的時間,過往因為清算時間必須要到當日中午,所以魚市場付款給賣家的時間最快就要到隔日。但因為電腦清算,可以讓付款時間當日就發生,讓賣家不用擔心貨款問題。不過有一好,就沒兩好,電腦拍賣就少了吆喝的人情味,更重要的是拍賣的單據與貨物順序連結,無法順暢的運作,導致很有可能上面賣賣的內容物,與台下要拍賣的物品無法對應,反而讓整個拍賣效率下降。在這兩大要素:人情與速度的影響下,這裡曾經推動過的電腦化,反而走回去到拍賣員上。

這其實是很有趣的一段小歷史,對應到銀行的轉型其實也是如此,科技只是改變人們行為的一個手段,但對於每個行為背後需要的原因如果沒法保留,那麼人們還是喜歡不那麼科技,看似守舊的事物上,但這又何仿呢?畢竟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

少了人性的科技,那終究只是實驗室的玩具,不是生活的必需品。

未來與周遭

這裡一直都是選舉兵家必爭之地,不是因為這裡的人,而是這塊地與旁邊蔬果市場交易所的搬遷,大家都在爭吵。再吵該怎麼讓這裡更加現代化,更能容納更多人進來交易,讓更多人能參觀這裡,同時也能讓周遭的的居民生活品質更好(晚上這裡很熱鬧)。所以科長說,歷屆市長選舉都會讓候選人必須來這裡參觀、了解當地的生活狀況,以及提出未來規劃。

雖然現在還沒看見任何動靜,但根據規劃,已經有規劃一塊地讓魚市場先暫時搬遷過去,然後蔬果市場搬遷到這裡,然後先改建原有蔬果市場,再搬遷回來,最後建設新的魚市場大樓,具有參觀、增加交易空間、市集等功能。夢很美,規劃很長,但科長是希望10年內有機會發生。

阿娥被推薦超好吃

最後在離開魚市場的最後,有一家阿娥炒麵,也只有一家攤位在這裡深耕不知道幾年,只知道這裡的魚肉相關的東西都超好吃,科長大力推薦我們要吃一吃。我想,這裡的生態圈從這裡的攤位就可見得一斑,美味,復古,關係。

農產運銷公司公司 — 蔬果市場

如果有在關心之前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我想對於這個蔬果市場應該就不陌生。或許還是很陌生,但對於他們的董事長應該就不會很陌生。不管如何,這裡也是提供整個大台北蔬果拍賣的集散地,更重要的是每次颱風所為哄抬菜價的來源之一,就是在這裡。還記得拍賣場都需要一個拍賣員嗎?這裡也不例外,更不例外的就是這裡買賣雙方都彼此有默契,還有所謂的第二手交易,這些市場上傳來傳去的非公開交易,或許只要有門路能夠進去一窺面貌,大概就能更清楚什麼叫做拍賣媒合機制了。

後記

桌上的美食知道來自何方嗎?

這次從一開始的外圍生活與歷史理解,到深入魚市場的環境和交易方法的認識,最後到了現實的政治與困境,從黑夜一路到了早晨。可以看見台北這個不夜城不同的面貌,與不同的人們在不同的面向上努力,看看來自不同時區的工作者,其實更讓我們明白,每一個微小的改變與影響,其實都牽連著整個大城市的運作。一個人的力量渺小,所以更應該好好的思考好的制度,讓大家都能夠有力量發揮在正確的方向,讓微小的改變真正能匯聚能很大的刻印,朝向更好的方向前進。

--

--

aha (Cheng-Yu Lin)

Passionate about reading, gaming, and travel. Using AI to connect the physical & virtual worlds, I enjoy sharing ideas with others. Let's connect!